污染物污染分指数:
Pij=Cij/Cio
(式中:PJ:j断面水污染综合指数;Pij:j断面I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;Cij:j断面I项污染物的年平均值;Cio:I项污染物的的评价标准值。)
3.2.2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根据该河流全年12个月21项污染指标的平均浓度值计算各断面的污染综合指数得出:该河流14个断面中污染最严重的断面为1号断面,综合污染指数0.38;其次为4号断面,综合污染指数0.37;污染最轻的断面为5号断面,综合污染指数0.15。
3.3污染物污染分担率评价
3.3.1评价方法
污染物污染分担率计算:
(式中:Ki指i污染物污染负荷的分担率;Pij指i污染物在j断面的污染分指数;n指参与评价的污染物项数。)
3.3.2污染分担率评价结果
经对该河流全年的监测数据分析,所监测的21项污染指标中除氨氮、COD、总磷、氟化物有超地表水Ⅲ类标准外,其余17项指标均无超标现象,从而所以可以得出:该河流的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、COD、总磷、氟化物。从这4项主要污染物着手,根据它们的污染分担率来分析其分别对河流的贡献值。经对河流主要污染的污染分担率计算,影响河流的4项主要污染物的污染分担率分别为COD15.4%、氟化物11.8%、氨氮8.86%、总磷7.88%,其它17项指标污染分担率共占56.1%。由此可见,氨氮、COD、总磷、氟化物是防制或治理该河流水质的主要考虑污染指标。污染物污染分担率分布详情见图1所示。
3.4主要污染物评价
3.4.1断面主要污染物评价方法
根据地表水评价技术规范,对某地表水断面进行评价时,如果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,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。且评价时段内,地表水断面水质为“优”或“良好”时,不评价主要污染指标。所以,对该河流水质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时,仅对氨氮、COD、总磷、氟化物4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即可。
3.4.2主要污染物评价结果
该河流14个监测断面中,超Ⅲ类标准的且排前3名的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分别为:氨氮0.45mg/L、化学需氧量16mg/L、总磷0.08mg/L、氟化物0.6mg/L。其中总磷断面超标率为14.3%,其余3项指标超标率均为28.6%。
4河流污染状况时空变化规律分析
4.1主要污染物逐月变化规律
通过对该河流2019年全年12次的水质监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统计,以氨氮浓度的逐月变化情况为例,绘制全年浓度变化曲线图(图2)。由图2可以分析得出:河流主要污染物氨氮浓度枯水期因水量减少浓度相对偏高,随着雨季的到来即丰水期水量较大,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,且较为明显,随着雨季的结束,浓度值会逐渐回升。
4.2河流水质污染程度沿程变化趋势
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该河流水质污染的沿程变化情况,根据各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绘制河流污染程度变化趋势图(图3)。从图3可以看出,水质污染相对较重的断面出现在南源支流段、至干流河段指数下降并趋于平稳。
5分析结果
通过对该河流水质类别、主要污染物浓度、综合污染指数及污染分担率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评价,以及对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得出:该河流14个监测断面中,水质优良率为71.4%,轻度污染率21.4%,中度污染率7.2%;主要污染物为氨氮、化学需氧量、总磷、氟化物,污染分担率分别为9.0%、15.6%、8.0%、12.0%;河流干流段水质为优,南源及支流、北源、西源水质良好;主要污染物氨氮浓度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发生变化,河流各河段的污染程度不同。根据上述污染特征,环保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。
6结语
通过对该河流的监测数据从水质类别、主要污染物、综合污染指数及分担指数等多方面、多角度进行分析,对其水质污染状况得出了比较科学、客观评价结论,从而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,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地表水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节能与环保.2020,(10)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相关链接:污染,水质,分析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